动物园的“禽流感”,我们需要做点啥
近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通告:我省锦州市凌河区发生一起孔雀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后,已扑杀禽类191羽,全部病死和扑杀禽类均已无害化处理。自2013年3月全国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我省共报告5例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整体呈极低水平。关于H7N9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人群该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首先,我们知道,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根据对禽类致病性的不同,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二、人感染后症状是什么?
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病死率在40%左右。
三、H7N9怎么传染的?
1.密切接触已经感染的禽类或排泄物而感染。
2.鸡舍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
3.虽然偶尔有局部聚集性病例发生,但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
四、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
目前虽然没有预防人感染H7N9的疫苗可用,但做到以下几点,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食:
鸡、鸭等禽类可以买、也可以吃,但一定要吃得安全。
1.避免直接购买活禽、直接接触活禽和自行宰杀活禽。
2.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冷鲜禽及其产品。
3.不要将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的活禽与自家家禽混养。
4.入厨之前认真洗手,生熟分开,定期消毒餐具,吃煮熟的食物。
住:
1.室内勤通风换气、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禽类后及时彻底的清洗;
3.养成进门换鞋换衣服的习惯,可以减少灰尘与致病菌的带入,有助于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
4.加强营养和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行:
1.外出时远离有禽类的区域,出门踏春时注意回避野生禽类。
2.出行可以佩戴口罩。
五、如何治疗?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过活禽市场等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可有效对抗H7N9禽流感病毒,控制病情。
最后,与禽类有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我们建议:
不要将禽类放在自己居住的房屋里。在饲养、运输、销售和宰杀禽类的过程中,要穿戴好工作服装,口罩,在接触禽类后,要清洗手部。定期清扫鸡舍、禽舍及外环境,清扫时应穿好工作服,带上帽子和口罩。禽类的粪便和污物应统一消毒后处理。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周围人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自己与禽类的接触史。

- “终结结核,健康呼吸”结核病宣传系列专题2025-03-27
- 早筛查、早治愈,丙肝其实不可怕2025-03-18
- 甲肝防控③|杜绝饮食坏习惯,把 住“病从2025-02-17
- 甲肝防控①|警惕“肝”扰,从了解它开始2025-02-15
- 警惕甲肝病从口入2025-01-22
-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全省疾控系统传2024-12-27
- 呼吸道传染病持续上升,小伙伴们需加强防护2024-12-10
- 水痘来了,大人小孩均易感染,你的疫苗打了2024-12-10
-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特别节目在北京2024-12-01
- 2024年辽宁省“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