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科普

电离辐射,您了解吗?

  • 发布日期: 2025-02-13 12:54:54
  • 来源: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分享到:



  • 生活中人们提起辐射往往会“谈辐色变”,说起“电离辐射”马上就会联想到原子弹、蘑菇云……具体联想到哪儿可能各有不同。但其实,电离辐射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如医学诊疗、工业探伤、辐射育种、核能发电等等领域,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是,由于电离辐射本身看不见摸不着,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提高公众对电离辐射防护的认识至关重要。


    辐射的类型

    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电离辐射主要包括能够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α粒子、β粒子、γ射线、X射线等,如医用X射线检查、放射源、氡及其子体等。

    非电离辐射主要包括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紫外线、无线电波等,如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电视、微波炉等产生的辐射。



    常见的电离辐射来源

    我们最常接触到的电离辐射来源主要是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及放射治疗,如DR、CT、牙片机、DSA、PET、医用直线加速器等等。


    其次是在自然环境中还存在来自宇宙和大气层的宇宙射线以及来自地壳放射性核素的天然电离辐射等。



    射线的种类及穿透能力

    放射线的种类主要包括有α粒子、β射线和γ射线、X射线以及中子等,其穿透能力各不相同。对于α粒子,一张白纸可以阻挡;而对于γ射线、X射线,则需采用铅等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屏蔽。

    电离辐射防护措施

    为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采取哪些措施好呢?

    认识电离辐射标识

    尽量远离带有电离辐射标识的设备或设施,不无故在带有电离辐射标识的设备或设施附近逗留。



    减少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暴露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暴露,是不是就不能做DR、CT检查了?要正确面对医学诊断中的辐射风险,如病情确实需要,那么进行DR、CT等放射性检查就是正常医疗行为。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遵循最优化原则为受检者做好防护,而受检者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远离电离辐射源

    照射的剂量与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距离电离辐射源越远越安全。



    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显著降低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


    电离辐射防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科学防护与理性认知是关键,既不必过度恐慌,也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供稿部所 | 辐射与核安全防护所

    撰稿 |  孙璐 郝子雯

    初审 |  乔宝军

    编辑 |  安晓慧

    复审 |  刘莉

    终审 |  费思平


    推荐新闻